金砖国家人民币贸易活动目前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5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将达到8.5%。这一增长势头正在重新定义亚洲各国在各主要经济走廊之间的商业往来方式。人民币国际化举措已经促使金砖国家内部90%的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比两年前的65%有了明显增长,同时也标志着几个关键区域结算模式的转变。

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在吉隆坡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上签署了升级版的《东盟自由贸易区3.0》(ACFTA 3.0)协议。该协议通过多项重要政策框架,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拓展至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预计到2026年,金砖国家贸易人民币的进一步布局将持续,同时区域贸易格局也将发生更广泛的转变,从而改变亚洲市场动态的多个重要方面。
金砖国家贸易人民币增长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和数字绿色经济ACFTA 3.0 拓展至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领域
国务院总理李强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签署了更新后的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截至发稿时,马来西亚商务部长王文涛和商务部长东姑扎夫鲁·阿卜杜勒·阿齐兹出席了签字仪式。东盟官员于2022年11月启动了东盟自由贸易协定3.0的谈判,并于2025年5月完成谈判。该协定涵盖九个关键领域,加速了区域内各项重大合作机遇。这些领域包括海关程序、数字和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以及对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的支持——目前,多项关键战略举措正在利用这些支持。
腾库·扎夫鲁声明:
“因此,升级我们现有的机制符合中国和东盟的共同利益:减少贸易壁垒,融入数字化元素,融入可持续发展元素,改进各种能力建设规则,建立单一窗口,以及采取许多其他措施,使进出口商更容易开展业务。”
双边贸易额达到历史性的9820亿美元里程碑
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标志着区域合作的转变,这些进展正在重塑众多重要市场领域的贸易格局。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而东盟国家也通过多项重要的双边框架,在过去五年中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将达到9823亿美元,是2002年官方记录的水平的17倍,当时各项重要的经济伙伴关系才刚刚起步。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金砖国家贸易人民币结算增长
截至撰稿时,人民币国际化在亚洲市场的势头依然强劲,其战略地位也引领着该地区金融框架的诸多重大变革。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占比达到8.5%,这标志着人民币被广泛接受并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预计到2026年,人民币将通过一系列货币政策举措,在国际化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东盟贸易框架的完善使双方能够真正利用新兴的贸易领域,不仅包括传统商品,还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举措,这些领域正在开辟新的合作途径,并改变了区域贸易的一些关键方面。随着金砖国家在亚洲市场结算时倾向于使用人民币,一些重要的机构参与者正利用这些变化来最大化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